关于如何一对一资助FAQ

关于如何一对一资助FAQ

  
       一、资助额度
因为各个学生家庭的贫困程度不同,各种客观条件的差异,我们很难根据情况做不同的衡量标准。所以我们的方案是:统一资助标准为每学年3000元,分两学期转账(如有少量特困情况我们会说明,建议适当增加资助额度)。

       二、资助流程
参考其他组织的宝贵经验和协会十年来的总结,主要为了减轻学校老师的负担,并避免一些弊端,我们执行如下的资助流程。如果广大爱心人士有任何的建议和意见,欢迎与我们联系改善。
1. 您经过浏览本公众号和相关朋友圈公布的待助学生资料,选择资助某个或某些学生;
2. 选定待帮扶学生后,请您一定联系我们告知您的资助意向(学生编号、姓名)和您的联系方式、通信地址等信息以登记在案,以便于后续联系;
3. 我们将统一专用二维码收款平台或协会账号给您,由您进行资助金的捐赠转帐。捐赠后请您一定通知我们,以便我们实时查账并登记入册;
4. 每个学期我们与校方集中统计学生确认到校情况、账户更新情况,无辍学或其他特殊情况后,将资助款全额拨付给学生个人实名账户,并告诉他您的联系信息,若您不愿意将信息与受助学生交换,可在认捐学生时通知我们;
5. 资助流程基本完成。后续我们将在每学期与您对接学生最新学习情况、信件反馈等等跟踪进展。

       三、资助后续
 
我们非常欢迎您常与学生、班主任或家长沟通交流,掌握学生的动态,鼓励与鞭策他们,与他们建立良好沟通,用您高尚的正能量品格去影响他,让他将来也能传递更多的正能量。
 
“扶贫先扶智”,我们不提倡仅仅给钱的粗糙式助学,因为仅是简单地给予钱物而不加以正确引导,有可能会引起他们不劳而获的心理预期,反而对被助人的成长极为不利。非常希望您可与我们一起,多与孩子交流,可以给予他更高的眼界和视野,把孩子帮扶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。如果您希望获取学生班主任的联系信息,请联系我们。

       四、其他事项
1. 资助变更:如果您不论出于任何客观原因决定停止资助,请一定通知我们,我们会根据情况决定停止资助或者给学生另外寻找资助人。非常感谢您的及时反馈!
2. 续助通知:对于没毕业的学生,我们会在每学期开始前,通过助学客服微信通知您转账本学期资助款。
3. 资助汇报:被资助学生一学期来的状况,我们是从班主任简单了解的情况,学生可塑性强,会有变化。我们会建议学生主动向您汇报自己的成绩和成长情况,学生的反馈情况也欢迎您及时跟我们联系,我们也将此作为一个资助参考。

       五、常见疑问
1. 学生的成绩名次问题,看不懂或者觉得不太好?
各地的中考科目和总分不大一样,建议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。每所学校学生的名次排名不同,每年都会有变化,有的学生班级和年级排名极为类似,很多会是相等,但有不是,班级名次和年级名次可能有相当的差距。这主要源于某些学校的尖子班制度,成绩好的学生会集中到一两个班里去。文理科班级编排也经常变化,每届学生不一定一样。有些中考生的全县排名并不突出,也许是因为偏科严重,也许是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发挥失常。但是高二文理分科之后,情况应该会发生变化。望广大有爱心的资助者酌情考虑成绩情况,不建议以成绩、名次一刀切。如果因此某些同学失去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,这将是一个莫大的遗憾。
 
2. 贫困学生都有手机了?是否真实贫困?
据我们实地了解到的情况,当地手机比较便宜经常有充话费送手机的活动,有时甚至低至充300送手机。由于贫困学生家庭偏远,一般一个月以上才回家一次,手机是比较必须的用品。绝大部分学校都统一保管学生手机,周末、假期才领取。主要用于跟家人通话。
 
3. 我们资助的钱,真的只用来交学费了么?
目前云贵川地区的高中,仅学费约为1500-1700/学期。学生读高中一年的花费,远比我们资助的数额多。2019了解到的是一年学杂住宿费+生活餐费,节省使用最低约为12000元/年。更多的高中压力,来自读书期间生活等各方面。我们资助的金额,属于他们用于学费的一部分,很多的贫困家庭积蓄读完高中,也未必能足够读大学,而我们资助的一部分,缓解他们的家庭压力,减少因学杂费压力辍学的学生。有了您的帮助,家庭的低微收入可用于大学作准备。
 
4.有些家庭房屋看起来不算差,属于贫困吗?
这正是我们逐户走访的原因。在农村,劳动力是主要经济来源,很多的家庭,有工作能力的时候家庭情况良好,修建了房屋。更多也是近年来国家扶贫力度加大,危房改造或新农村建设而搬迁,但只补助一部分建造款。但家庭因一些意外的情况的发生失去劳动力,例如家长亡故、重大疾病等的“因病致贫”,导致现今状态处于贫困,无经济来源或者收入非常少。或近年来家中子女较多,九年义务教育后开始陆续就读大学、高中等“因学致贫”。我们会在走访的过程中详细了解情况,必要时也会跟村委、村民、邻居等侧访核实。

       我们的方式未必尽善尽美,我们也非常希望爱心人士们在交流的过程中,随时发现问题,给予我们建议和意见,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!
 
       再次感谢您关注我们。爱心传播,也是一种善举,更希望可以通过您,将爱心传播给您身边的朋友,我们相信会涓滴成河,我们将努力把公益事业走得更高更远。